READ SOMETHING:《膚下之血:亞歷山大.麥昆,一位天才設計師的誕生與殞落》安德魯.威爾森/著
《膚下之血:亞歷山大.麥昆,一位天才設計師的誕生與殞落》
安德魯.威爾森/著
近期連讀了三本氛圍極度壓抑與憂鬱的傳記,《膚下之血:亞歷山大.麥昆,一位天才設計師的誕生與殞落》是其中一本、也是讀完之後心得感想最微妙的一本,連帶著書寫心得的文字微妙到不知道算是好還是不好,總之只能盡量解釋,希望能讓各位朋友理解。
首先,建議先讀完這本書,再進戲院觀賞紀錄片《時尚鬼才:McQueen》
冷知識:紀錄片中的骷顱動畫並非品牌原裝,
而是設計師的姪子受訪之後,
特別為紀錄片設計繪製。
再來,閱讀之前,讀者可能必須知曉,這不是一本一般社會期待的設計師傳記,它更像一本以一人為主角的八卦週刊。
用「八卦週刊」形容似乎有貶義,但一時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詞,因為它不像一本小說、也不像一本考據的論文—好比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Victoria & Albert Museum)為時尚特展《亞歷山大.麥昆:野性之美(Alexander McQueen: Savage Beauty)》製作的專刊,就用了28篇論文從歷史、文化、社會背景……全方位探討設計師的創作。
這種微妙的「週刊文體」或許因為傳記的作者安德魯.威爾森的背景為時事記者與作家,跟紀錄片的導演一樣,完全不是所謂的「時尚圈內人」,因此,探究的角度明顯地傾向設計師的家族、朋友、以及前男友們(導演之前的作品是驚悚片,據說是因為艾美.懷絲的紀錄片《艾美懷絲(Amy)》讓他們興起拍紀錄片的想法,挺有意思的)
更有趣的是,無論傳記還是紀錄片,據說都沒有獲得品牌方正式授權。
根據紀錄片導演在某篇專訪中的說法,亞歷山大.麥昆品牌「知道」他們的計劃但沒有「認可」,所以,無論是傳記或紀錄片,有大半的資料來自網路上的公開資源、受訪紀錄、甚至《麥昆與我(McQueen and I)》這部紀錄片等「歷史畫面」。
《膚下之血》似乎也是如此 — 受訪的對象涵蓋了設計師的親人、曾經鬧翻又和好又鬧翻的前男友與舊友們……卻幾乎沒有亞歷山大.麥昆品牌現任員工與時尚大佬們:
麥昆的姪子,原任職於品牌擔任印花設計師的蓋瑞.詹姆斯.麥昆(Gary James McQueen)受訪時已離職;現任總監莎拉.波頓(Sarah Burton)在傳記中只出現一句話、在紀錄片中只出現一張照片;凱特.摩絲(Kate Moss)和凱蒂.英格蘭(Katy England)沒接受採訪;達芙妮.吉尼斯(Daphne Guinness)有接受傳記採訪、但完全沒出現在紀錄片裡;時尚編輯們更是一個都沒有(安娜.溫圖甚至只有幾秒的看秀的畫面)
所以,如果你期待看到滿滿的華服與產業內幕,這兩部作品不是沒有,而是不多、角度也不同。換言之,別期待《時尚九月號》或《潮游鏡花水月》一般緊湊又聲勢磅礡的商業節奏,這兩部作品更多的是華服之下的......血肉?污垢?真實?
無論是紀錄片或傳記,來自作者們的說法,都是不希望作品成為品牌廣告,而是將重點還原至設計師本人,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有趣的點:
作者們究竟呈現的是他們想描繪的本人?
親朋好友想描繪的本人?
亦或真實的設計師本人?
雖然紀錄片簡化許多「社會不宜」的細節,但從傳記的描述,或許又為設計師貼滿標籤:來自藍領階級、曾被性侵、性格扭曲、同性戀、嗑藥、濫交、HIV、控制狂、憂鬱症、抽脂……似乎恨不得在字裡行間拼湊出一個被社會與產業背棄的天才、一位悲劇性的人物。
閱讀過程總忍不住一邊想:
這些面貌真的是設計師本人嗎?
真的是設計師本人希望呈現在世界上的模樣嗎?
這也是為什麼,前面會用「八卦週刊」描述《膚下之血》,因為作為讀者,或許一輩子無從知曉所謂的「真相」,但它仍然是個從有意思角度切入的傳記、也無損設計師與品牌曾經創造的醜陋與美麗。
最後一點,就是這兩部互補的有趣作品,不知道什麼原因,翻譯都頗為驚人:
傳記字句直譯且生澀、標點符號混亂、再加上大量的人名地名物名 — 雖然有註解,但註解全安排在書末,而且只有英文。老實說,讀完厚厚一本編排混亂的傳記之後,實在很懶得再去查找那些註解了 — 閱讀起來會令人懷疑自己是否患了閱讀障礙,否則為什麼每個字都認得、卻每個句子都看不懂?著實費力。
不過,上週偶然間閱讀到簡體中文版,發現文字狀態也差不了太多,不排除是原作的因素,所以有機會或許可以找本原文來挑戰一下。
但紀錄片的翻譯則是切切實實沒做功課:把副牌McQ翻譯成麥昆品牌、Stratford翻譯成小鎮、《鋼琴師與她的情人(the Piano)》翻譯成鋼琴曲目……整部片下來,與其看字幕,還不如直接練聽力更實在。
可是,最後的最後,依舊要強調:
無論是《膚下之血》或《時尚鬼才》都是有意思、值得思考、值得一看的作品,因為它們描繪的是華服與造神之外,另外一個藏污納垢的血淋淋現實。
▼ 點圖收藏《膚下之血》▼
◆ 延伸閱讀 ◆
攝影師Nick Waplington受邀拍攝並記錄了
2009年秋冬系列《Horn of Plenty!》
可以窺見碎布滿地的車縫間;
面目疲憊且衣著隨便的工作人員,東倒西歪地坐在試衣間地板上調整樣衣;
畫著血盆大口在後台吃優格的模特兒;
堆滿設計稿與食物的工作桌……
但也有完整的mood board、布料板、試衣過程等,
詳實地透過影像紀錄了Fashion House創作一季系列的點點滴滴。
配合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Victoria & Albert Museum)
2015年時尚特展《Alexander McQueen:Savage Beauty》出版的專刊,
內容包含:28篇深度時尚與文化評論、設計師未曝光手稿、以及品牌歷年作品資料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