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的對話:關於街頭次文化時尚的沸騰 I

《時尚的對話:關於街頭次文化時尚的沸騰》系列文章,如同《理性與美學》系列,來自英國研究所的一份作業,只是後者為指定課堂報告,相關資料幾乎都由教授指定;前者則是自選主題作業,完全出自於興趣,雖然指導教授提供了不少參考資料,但在網路仍然不慎發達的求學期間,仍然花了相當大的心力。

經過幾年的沉澱,重新挖出來整理,結果越寫越欲罷不能—而且感謝網路的發明,幾年前只有隻言片語的信息,現在卻宛如大爆炸一般唾手可得(可惜中文資料一樣貧乏得可憐)

次文化(Subculture,或譯為亞文化)

這個命題很大,縱使加上「時尚」二字,範圍仍然大的不得了。

根據《牛津英文字典》的定義,次文化為「一個較大文化中的文化性群體,通常與那些較大的文化意見或信念相左。

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於他著名的文化研究著作《次文化:風格的意義(Subcuture:the Meaning of Style)》開端寫道:

「次文化的意義,然而,永遠備受爭議,其時尚則是反面定義中最受攻擊領域。」

一語點出次文化的初始核心概念—反對方與抗議者

對迪克.赫伯迪格而言,次文化與神話、秘密、誓言、以及地下世界息息相關,且「文化(Culture)」一詞含有「社會(Society)」意涵,由於不同歷史角色與數量龐大的參與者,充滿各種矛盾與巨大差異。

另外一本出版於1997年的《次文化閱讀者(Subculture Reader)》認為:次文化必須專注於特定活動與價值觀、使用特定人為素材與領域等,與廣大的(主流)文化存在顯著差異。

而文化研究學者 肯.格爾德(Ken Gelder)則提出,次文化或許可透過以下六點概略定義:

  1. 通常與勞動有負面連結(傾向無所事事、被撫養、處於玩樂或娛樂狀態等)
  2. 與階級有負面或矛盾連結(基於次文化無階級意識且不接受傳統階級定義)
  3. 與地域的關聯更勝過於特定場所(街頭、街區、夜店等)
  4. 在家以外的地方活動、並執著於非實質居住性的歸屬(社群團體而非家族)
  5. 形式上的約束以體現或誇大(伴隨某些例外)
  6. 拒絕來自平凡、普通人生的陳腔濫調。

但其中不可否認、甚至有點陳腔濫調的是—次文化群體的誕生多半跟音樂、時尚息息相關。

透過不同音樂風格、歌詞、以及旋律的抒寫與重組,次文化呈現嚴謹且可被辨識的脈絡,其時尚更是令該族群成員能將「自己人」從社會中識別而出的標記,不同於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次文化時尚通常據有特定意義,一如女權媒體研究學者金.沙查克所述:

「當我們對時尚產生興趣,我們思及的是關係的力量(The Power of Relations)、以及與身體的關聯。」

若次文化的定義脫離不了革命(Revolution)自由(Freedom),那麼一具自由、可被自我所掌控、可以自由裝飾且無須遵守社會教條的軀體便成為「必要」,而「身體裝飾(Body Decoration)」即成為一種自由自我掌控(Self-Control)的象徵。

文化研究學者菲爾.寇韓(Phil Cohen)將次文化中的身體裝飾物定義為「蘊含私密訊息、體現反抗年長與主流文化狀態的粗陋物件(Humble Objects)」,次文化族群自日常生活中借用、轉化這些物件原本的意義,扭曲或反諷地訴說關於自己與群體的過去與現在,透過裝扮過程,宣洩或解決自身遭遇的問題、分享社會經驗、以及文化響應。

承接《理性與美學》系列文章所述,1950年代—或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西方社會存在著隱形規範,清晰且分明地約束社會中的每一位成員、每一種性別、每一種職業、每一個階級的食、衣、住、行、育、樂模式,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時尚的傳播脈絡幾乎無庸置疑地「由上至下」—時尚來自皇室與貴族、時尚雜誌如《風尚(VOGUE)》與《芭莎(Bazaar)》、好萊塢巨星、高級訂製服設計師如香奈兒(CHANEL)與迪奧(Dior)等「遙不可及的偶像」

但在19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由勞動階級(Working Class)年輕人組成的文化族群如雨後春筍般在街頭冒出。他們以一種對當時而言「極端暴力」且「令人驚懼」的街頭風尚打破約束,不但從當時箝握思想、行為、以及衣著打扮的嚴謹社會中爭得寸土,還將年輕世代從社會規範中解放並給予「一事無成(Standing-about-doing-nothing)」的自由

此番說詞源自1920年代前,西方社會階級制度嚴謹,無論上、中、下階級皆各司其職、扮演社會中重要角色,兩次世界大戰雖然令階級制度逐漸崩壞,可是由於社會剛從世界戰爭中舒緩且急需復原,各國對勞動力有迫切需求,生活溫飽為一切前提。1950年代以降,各階級生活逐漸富足,年輕世代對安逸的社會現況與嚴謹的社會規範感到疲乏且厭倦。

次文化時尚研究學者,泰德.波荷姆斯(Ted Polhemus)曾如此評論次文化的起始、以及與主流文化融合過程:

「良辰吉時,天時地利人和的藝術。(次文化族群)只是四處遊蕩、看起來很酷、全副武裝又無處可去,並未特意做些什麼卻創造了歷史。若沒有嬉皮(Hipsters)泰迪男孩(Teddy Boys)披頭族(Beats)搖滾樂迷(Rockers)……以及其他街頭潮流原創者—絕大多數的我們將沒有任何衣服可以穿。」

迪克.赫伯迪格同意此「解放」說法,但他提出另一個來自菲爾.寇韓的觀點—次文化實際上體現並解決兩種矛盾的欲求:一是創造並宣告與父母親世代的不同、自雙親的羽翼之下獨立;二是維護並延續來自親世代的記號

1955年,一群泰迪男孩(Teddy Boy)於倫敦南區的舊肯特路(Old Kent Road)閒晃。
泰迪男孩大約出現於1950年代初期,
為英國第一個將「青少年」與「年輕世代」區隔的族群,
他們多半為經濟寬裕的年輕男性(包含許多軍官)
梳著誇張、高聳的飛機頭,
著裝受愛德華時代興起的薩佛街(Savile Row)男仕訂製服啟發,
因此服飾多半為訂製,偏好穿著來自1940年代義大利裔或非裔美國社群的阻特裝
(Zoot Suit,西裝外套寬大、長度至膝,下身褲管逐漸收緊)外套,
但顏色多半偏暗,有時搭配絲絨領或有蓋口袋,
搭配名字來自爵士樂手比利.艾克斯汀(Bill Eckstine)的Mr.B領型襯衫、
高腰但緊身、露出襪子的西裝褲、
飾釦領帶(Bolo Tie)或細長版領帶(Slim Jim Tie)
錦緞西裝背心、以及擦得光亮的牛津鞋或布洛克鞋。
泰迪男孩發展至後期,經常與搖滾樂連結,
但事實上早期的泰迪男孩多半偏好爵士或噪音爵士(Skiffle)
Photo Source

泰德.波荷姆斯形容這個過程宛如「沸騰(Bubble-Up)

他認為經由這個過程,次文化潮流或許、甚至早已成為當今主流時尚的創意泉源,時尚設計師如:薇薇安.韋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尚–保羅.高提耶(Jean-Paul Gaultier)、本哈德.威荷姆(Bernhard Willhelm)等皆自街頭誕生、參與街頭運動、啟發自街頭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眾多次文化族群誕生、改變、重生,每一個族群代表著不同音樂風格、思想、社群、社會階級、在地文化、以及國族,成為「沸騰」過程的起點。

這個過程究竟如何發生、滲入主流文化、吸引時尚設計師目光?將是本系列文章嘗試討論的主軸。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泰迪男孩混跡英國街頭,成為第一股獨立於青少年(Teenager)文化之外的年輕族群(Youth Group)1950年代中期,另一群倫敦勞動階級的年輕人,亦透過他們細緻的服飾細節,展現一種來自下層階級的花花公子風尚,他們自稱為摩登族(Mods,又譯為摩斯族)

1964年,摩登族與他們的速克達機車。

關於摩登族的起源,一說來自倫敦西區與南區的勞動階級年輕世代;另一說則認為源自195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Beatnik)咖啡吧文化。

咖啡吧有別於當時一般酒吧僅開放至晚上十一點,大多營業至凌晨、甚至隔日清晨,且設有點唱機,播放爵士與藍調音樂,成為年輕人流連的場所。音樂文化研究學者賽門.佛斯(Simon Firth)指出,當時部分咖啡吧的主客群為中產階級藝術學校學生,他們在此與其他不同階級的音樂愛好者相互交流,進而促進階級與階級的融合。

初期摩登族的造型來自法國與義大利藝術電影、雜誌的啟發,男性延續泰迪男孩的西裝與細長版領帶,搭配鈕釦領襯衫、羊毛V領針織背心、雀爾喜靴(Chelsea Boots,又稱披頭四靴)或樂福鞋、保齡球鞋,他們模仿法國新浪潮電影演員的髮型,穿著軍用風衣騎速克達機車,另有少部分男性摩登族甚至嘗試挑戰社會性別規範,開始化妝。

而女性摩登族成員相較過去幾世紀女性婉約、強調身體曲線的打扮,相對中性許多,但比起強調陽剛氣質的泰迪女孩(Teddy Girl)她們稍顯溫和—纖細的體型、短髮、穿著男性襯衫或長褲(1960年代中期,迷你裙則成為主流)平底鞋、淡妝(僅上底妝、大地色系眼影、淺色系口紅、但刷了誇張的睫毛)

泰迪女孩,約出現於1950年代中期,
曝光於導演肯.羅素(Ken Russell)於1955年拍攝的一系列勞動階級年輕女孩影像,
但由於該族群相比泰迪男孩小眾許多,
直到近幾年才被重新檢視。

摩登族時尚的興起與戰爭亦息息相關。

1960年代的年輕族群為戰後第一個無須將勞動所得支援家庭開銷、且經濟獨立的世代,他們得以將收入投注於享樂與時尚、以緩解日常工作辛勞,因應這股需求,倫敦的卡納比街(Carnaby Street)與國王路(King's Road)迅速地出現許多以年輕世代為目標客群的精品店,並成為摩登族、以及其他追隨潮流的年輕人聚集地。

不同於嬉皮的手工藝品或龐克的再生裝飾,摩登族利用大量日常用品將自己區別於其他社會大眾,例如:將英國國旗或皇家空軍標誌別在外套上,他們將這些物件作為排除、反抗、以及規避社會標準的武器,並逐漸成為19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西方社會最大的年輕世代社群之一。

泰瑞.瑞林斯(Terry Ralings)於《摩登族:一種極度英式的氛圍(MOD:A Very British Phenomenon)》描述:

「每週五晚上,樂團如:超我(Superme)、誰(The Who)、小臉(The Small Faces)以及投身此運動的年輕人們,聚集在西倫敦演唱,令全國得以窺見西倫敦摩登族的最新時尚、髮型、以及舞步。摩登族踏入大眾視野,而這個風靡一時的次文化盛宴迅速地演化成一場主流饗宴。」

1960年代年輕人群聚於夜店跳舞。
1967年於倫敦卡納比街服飾店。
卡納比街於1950年代末至60年代為摩登族與嬉皮時尚的中心,
許多當時的前衛設計師與概念店皆坐落於此,
可惜如今已被各式各樣的連鎖商店與觀光客佔據。
1960年代夜店的影像。

隨著摩登族風靡世界,族群亦出現分歧,逐漸劃分為被稱作孔雀的溫和派摩登族(Peacock Mods或Soft Mods)與後來演變成光頭黨(Skinheads)的硬派摩登族(Hard Mods或Gang Mods)前者偏好花俏的服飾、行為與喜好也相對溫和;後者則受牙買加與西印度移民的粗魯男孩(Rude Boy)文化影響,髮型較短、喜歡斯卡(Ska)、洛克斯代迪(Rocksteady)、以及早期的雷鬼(Reggae)等音樂風格,更彰顯當時勞動階級的刻板印象。

1960年代中期以後,兩派分岐越來越大,或許因為溫和派摩登族的性格與形象較容易被一般社會大眾所接受,逐漸成為英國最大年輕族群之一,電視節目如:1961年至1969年間播映的英國懸疑推理劇《復仇者(The Avengers)》與搖滾音樂節目《各就各位!(Read, Steady, Go!)》;時尚設計師如瑪莉.官(Mary Quant)、約翰.史蒂芬(John Stephen)與安德烈.庫雷渃(André Courréges);以及雜誌如《城市(Town)》皆迅速地投入摩登族旋風。


英國懸疑推理劇《復仇者(The Avengers)》的片頭語片尾。
設計師瑪莉.官於1964年將裸露膝蓋、
長度僅至大腿一半、
前所未見的的迷你短裙推入公眾視野,
並迅速地成為女性摩登族熱愛的造型之一。
1967年,樂團約翰之子(John's Children)為約翰.史蒂芬擔任服裝模特兒。
約翰.史蒂芬為第一位以年輕男性服飾為目標客群的英國設計師,
1958年,他的第二間店「他的服飾(His Clothes)」
成為卡納比街上第一間針對年輕男性的服飾精品店。
法國設計師安德烈.庫雷渃受未來主義與現代主義影響、
同時大量採用新興人造素材的設計作品

迷你裙、A型輪廓洋裝、大空時代時尚、PVC等人造材質席捲社會,摩登族一方面體現了當時消費者的社會思潮、對休閒娛樂的興趣、以及對社會階級流動的想望;另一方面滿足時尚雜誌讀者群對嶄新年輕面孔的期待。不同於奧黛莉.赫本的甜美清靈形象,同樣短髮、擁有扁平身材、卻更加古靈精怪、來自街頭的普通女孩如崔姬(Twiggy)成為1960年代的女性形象。

海洋的另一端,美國音樂人、好萊塢電影明星、以及時尚媒體透過音樂傳播,紛紛感染到這股來自英國的摩登族旋風,他們借鑑摩登族簡約俐落的服飾與雀爾喜靴,但搭配長髮,新鮮、前衛的面孔如: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與他的工廠(Factory)超級巨星們(Superstars)像是伊迪.塞奇威克(Edie Sedgwick)、以及地下絲絨樂團與妮可(Velvet Underground & Nico)等成為公眾熱門人物,並間接影響到1960年代末期的迷幻搖滾與初期的嬉皮文化。


由時尚影像平台M2M製作的崔姬紀錄片。
藝術家安迪.沃荷與他的謬思伊迪.塞奇威克。
這位來自美國上流社會的名媛
擅長以誇張、來自下城區廉價商店的飾品
搭配摩登族風格短洋裝、黑色絲襪、以及濃妝,
在當時算是前衛、古怪、獨特的打扮,
令她一度成為時尚雜誌的寵兒。
安迪.沃荷曾形容她為:
「我見過最多問題的女孩。」
她的生平曾於2006年改編成電影《工廠女孩(Factory Girl)》
台灣譯為《安迪沃荷與他的情人》
但事實上兩人從未有過戀愛關係。
地下絲絨樂團與妮可。
地下絲絨原先為盧.李德(Lou Reed)於1964年末組成的樂團,
安迪.沃荷於1965年成為樂團經紀人並加入德國模特兒妮可擔任主唱,
該樂團雖然並未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卻影響許多後來的音樂風格。
Photo Source

摩登族影響的並非僅限於音樂與時尚,亦對性別意識帶來改變。

文化研究學者史都華.霍爾(Stuart Hall)與湯尼.傑佛森(Tony Jefferson)認為:摩登族並未期待女性彰顯自己的性吸引力,再加上數量逐漸攀升的職業婦女,給予當時年輕女性高度身體與經濟自由、自主,因此,相比過去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淑女,1960年代的女性因為工作與娛樂等出席場所增加,對時尚潮流與購物的慾望亦攀升。繁複、華美的服飾不再實穿,反之,摩登族簡約、俐落、便利的造型更符合當下需求,一方面促成摩登族風格流行;另一方面造成針對年輕女性市場的服飾精品店數量成長。

另外,根據過去英國社會傳統,逛街與採買為家族女性成員的責任,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經濟比女性更早寬裕、獨立的年輕男性族群,從泰迪男孩開始,紛紛投入「愛美」的行列,並將「購物」視為新興休閒娛樂,引發接下來一連串挑戰傳統性別意識與規範的文化革命。




◆本系列文章所有參考書目將附於最末篇◆

◆待續◆

留言

  1. 請問還有續集麽?很期待,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的,只是一直沒時間寫,希望2019年能把這系列文章寫完 >"<

      刪除
  2. 找資料看到這篇文章,好精彩!謝謝!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