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Something:《什貨生活》2015年三月號《衣》& 九月號《行》

前天趁著休館,跟家人跑到關注很久的麵包店買麵包,順手帶走兩本店內寄售的高雄獨立刊物《什貨生活》,買的當下沒注意出刊時間,在車上仔細翻閱才發現是2015年的舊刊,但獨立刊物的好處就是多半沒什麼時效性,放個十年再隨手翻翻也能讀。

《什貨生活》2015年三月號《衣》
 《什貨生活》2015年 九月號《行》


由高雄的叁捌。旅居獨立發行的季刊《什貨生活》,以高雄鹽埕一帶為主題,介紹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每期一個主題,被順手帶回家的是2015年的三月號《衣》和九月號《行》,查了一下,2016年到目前為止,似乎沒有新刊,有點可惜。

2015年春季刊的主題《衣》環繞著與衣相關的商家介紹,從布商、西服店、織補攤、到藥妝雜貨店與美容院;《行》則從封面故事國光號車掌小姐切入,聊了偉士牌與高雄港,還有繡花鞋和皮鞋。







這些人或物,因為快速方便的科技與漂亮新潮的商場,逐漸被遺忘、淘汰,要不就被規劃成一條又一條彷彿複製貼上的「文創老街」,文化沒了,歲月沒了,更沒有創意,因此,特別喜歡《什貨生活》鎖定的主題,沒有「新創」,沒有「改造」,只有最原本的東西。

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年長的店主們與年輕的編輯團隊熱情地聊起鹽埕往日的繁華風光,令人想起書館樓上兩位九十幾歲的阿嬤,只要散步回家遇到我們,雖然明知我們講了一口破爛台語,聊天經常雞同鴨講,仍然會開心地拉著我們細數大稻埕的美好歲月。

稍嫌可惜的是,相比另外一本好久以前聊過、個人相當喜歡的《透南風》,《什貨生活》編輯團隊雖然採訪了許多很棒的店,故事卻挖掘不夠深,往往回憶開了個頭,話題卻轉回當下生活,配圖也不夠精彩,例如:

翁媽媽的織補攤,聊了織補技術不容易、以及織補因為快速時尚正在沒落,卻也到此為止,配圖也看不出所以然,如果不是因為服裝好歹是本行,稍微了解織補的原理和沒落的原因,大概會產生似懂非懂的感受,令人感到意猶未盡,恨不得立刻下高雄,請老店主喝咖啡聊往日的是非,忍不住深深懷疑,這是編輯團隊埋下的伏筆—讓讀者忍不住上網訂票到鹽埕旅行。

但無論如何,《什貨生活》都是本有意思的刊物,質量不比一般市售雜誌差,甚至更好。

讀完之後忍不住想,文字和圖像有時候是一種非常敏感的媒介,有心無心,其實讀者自然有感受—雖然台灣有一部份的閱聽人像僵屍,但就算是殭屍也知道咬人。台灣的獨立刊物與地方誌,或許因為拋開廣告與資金的包袱,越做越有意思,雖然前一段抱怨《什貨生活》內容不夠深,但實際上仍然好過去年剛搬回台灣時,順手買的幾本設計、時尚雜誌。

那幾本雜誌除了廣告就是外稿,有些別說內容,連翻譯都慘不忍睹,翻了兩頁就忍不住想睡覺,但花錢買的也捨不得丟,最後躺在桌上到現在都還沒看完,再過兩個月還是會認命拿去資源回收,不過,大概也再不會購買那些雜誌了吧!

文章中所有圖片皆來自《什貨生活》2015年三月號《衣》& 九月號《行》

◆延伸閱讀◆

或許因為政治因素,
關於台灣美好年代生活研究的書籍,
不是沒有,只是好的太少,
目前為止讀過的,《廣告表示》是其一,
作者蒐集了日據時代台灣食衣住行育樂的各種廣告,
從另一個角度紀錄往日時光。

《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
強烈建議不要在吃飯時間閱讀,因為會很餓。

《臺灣摩登咖啡屋:日治臺灣飲食消費文化考》
文字讀起來稍嫌艱澀,但照片與廣告側寫出的老台灣仍然相當有意思。

留言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