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Something:《說穿:時尚背後的故事》 于曉丹 著
台灣根本沒有所謂的「時尚評論家」。
這麼說很得罪人,儘管各大時尚媒體死命的打腫臉充胖子,把自家的主編也好、藝術總監也好、甚至隔壁部門的同事、網路上的美妝部落客、二線童顏巨乳小歌手……通通掛上時尚觀察家、時尚部落客、時尚教主等華麗的頭銜,三不五時出來高談闊論,教育「升斗小民」何謂時尚,彷彿掛上寫著這兩個字的匾額,母豬也能賽貂蟬,魯蛇也能變歐巴。
但事實就是事實,台灣根本沒有所謂的時尚評論家,這一點可以從520就職典禮前前後後乾巴巴又不得罪人的服飾評論就可以看出來(今晚看到最猛的評論是總統穿白色,白色等於婚紗,所以總統嫁給台灣了!感人熱淚!)更別提各大時尚媒體乾枯無新意、只是充滿品牌名稱的翻譯新聞稿(完全可以想像編輯加班寫稿又憋不出半個字的苦悶與無奈)
反倒是品味經常被拿來戲謔的中國,時尚媒體的品質後起直追,不少大咖寫手甚至逐漸有「評論家」的架式。
他們寫的不是金馬紅毯禮服吐槽;不是偶像歌手出席活動的糟糕造型;更不是淘寶爆款的十套穿搭,他們飛往世界各地採訪設計師;分析中國零售市場財報對時尚產業的衝擊;探討時尚產業高層人事異動對品牌風格的影響……雖然不乏瞎咖,畢竟地大物博,什麼樣的人都有,但比起台灣華而不實的產業環境,他們至少有那麼一兩個人拿得出手、做得了事。
前面鋪陳那麼長,是因為《說穿:時尚背後的故事》這本書實在令人驚喜。
採購它時,我們已經面對經銷商的網站愁眉苦臉好多天,原因無他,就是「好的繁體中文時尚書幾乎絕版」,但為平衡書館藏書種類,我們還是希望至少維持一小部份的繁體中文書籍,挑來撿去的情況下,決定賭一把。
沒想到賭對了。
《說穿:時尚背後的故事》的作者于曉丹為旅居紐約的中國籍作家、翻譯家、兼內衣設計師,據說是第一位將小說《蘿莉塔》翻譯為簡體中文的人,曾經在紐約為維多利亞的秘密、薇菈王等品牌的代工廠擔任內衣設計師,算是一位擁有業界實操經驗、又能寫的人(這類人簡直少的可憐,畢竟設計師多半偏好用意識流感化消費者,寫手多半對文字擅長卻難以體會製作過程)
這本書中的文章原先以專欄形式刊載於上海的《外灘畫報》,內容乍看之下類似隨筆,但《外灘畫報》好歹是本頗有深度的生活藝文雜誌(最後一次購買的那期,是在探討美國名校在中國成立分校的風氣,這麼硬的題目,在台灣大概沒幾本生活藝文雜誌敢做)所以《說穿》篇篇都有主題,而且還挺尖銳的,例如:
我們需要買手(採購)嗎?
奧特萊斯(Outlet)的秘密
設計師是知識分子嗎?
你能為公司留下傳奇嗎?
衣服是穿的,不是看的
文章的內容亦是如此:
對於勞動者會面臨的生理及心理侷限,通常只有負責任的勞動者和資本家才有尊重它們的自覺。我在前公司曾聽到一名縫紉工跟工頭說:「你這麼催我,我就只好給你垃圾了。垃圾你也要嗎?」可是現在的時尚文化無論是提供者還是受用者,有勇氣和耐心問這樣問題的人真是太少了。人們大多要求的是如何能和更能,快和更快,很少想更能和更快的背後是什麼,速食文化因此才有道可行。
在奧特萊斯的秘密章節,她甚至試圖暴露時尚零售業的私密處:
我的一位朋友聽說我要寫奧特萊斯,搖搖頭說:「何必。即便如你所說,奧特萊斯的Chanel並非第五大道的Chanel,價格和品相標準都低,可終究還是不錯的,到底還是受著Chanel的監管,並沒有把品牌拖累成垃圾。況且,有人只喜歡那些大LOGO,不管真相是什麼,都仍會執著;只要有這樣的執意,奧特萊斯就有存在的土壤。」
但她堅持,只有知道真相才有選擇的自由,將奧特萊斯的歷史娓娓道來:
1974年,「名利場(Vanity Fair)」公司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將多加直銷店集中起來,在賓州設立了第一家奧特萊斯銷售中心。最初其性質沒變,仍是工廠直銷。這一商業模式顯然頗受歡迎,在80、90年代迅速成長,賣場的平均面積從一萬至二萬平方公尺擴增到五萬至六萬平方公尺;到2003年,全美國已經有兩百六十家奧特萊斯,年總收入達到一百五十億美元。在這個過程中,賣場對貨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工廠積壓產品或者正規品牌店過季、下架、斷碼商品已根本無法滿足供貨,於是,透過供貨管道採買符合賣場價格標準的產品,這作法便悄然成了氣候,只是對外,資本家並不想把這層窗紙捅破。
這段文字也是個人為什麼喜歡《說穿》的地方—書中的文章看似輕描淡寫的生活見聞,卻如同其中一個章節名稱般「魔鬼隱藏在細節裡」。
和那些拼命炫耀自己出國穿美美、逛奢侈品的時尚部落客書籍不同;更不是那些擺滿自己與政商名流拍照的時尚主編回憶錄,于曉丹的字句很簡單,卻扎實地在談自己所見所聞的產業,並試圖透過文字將這些訊息傳遞給中國的讀者。
讀完整本書,突然對中國的時尚從業人員感到欣羨,雖然理性與經驗知道他們的產業有多混亂,但至少,他們還有那麼一、兩篇好的文章可以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