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 選東西:策展與金工創作團隊 MANO 慢鏝 專訪

MANO Select 慢鏝選東西,
「慢」是慢生活、慢體會,「鏝」是建築師傅抹牆的鏝刀,
英文名字「MANO」則來自義大利文的「手」。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慢鏝兩位設計師陳郁君謝旻玲相識的機緣,來自另外一位朋友Nancy。

Nancy因工作緣故,不但長期關注台灣設計產業,還是少數、永遠對台灣文化創意環境抱持正面想法,雖然經常處境艱困、卻總願意為創作者積極爭取最好資源的熱血女子(熱血到我常常想為她掉幾滴辛酸淚)

那天,因為我們久未見面,原定一起喝個下午茶,但Nancy說:

「有間朋友的店我覺得你一定會喜歡,很想帶你去看看。」

這間店就是坐落於紹興南街寧靜住宅區附近的MANO Select 慢鏝選東西

我們這一看就是一個下午,當時店裡正在舉辦二手衣市集,一面牆掛滿來自兩位設計師朋友們的二手配飾,另一邊架起臨時掛衣桿,陳列著各種風格的二手衣物,狹長的店面擠滿設計師的朋友,大家悠哉地試衣聊天,不知不覺時光飛逝,我還差點感不上晚餐約會。

離開後總想著還要再拜訪,結果因為+DOC+的新計劃,一路忙至十二月中,才終於與慢鏝兩位設計師約定上週五早晨,和她們聊聊關於慢鏝、以及慢鏝選東西



MANO Select 慢鏝選東西的建築全貌。
兩層樓的美麗老建築,
經由力口建築團隊 Studio Apl的細膩規劃,
在有限的預算下,不但保有老房子的氛圍,
同時呈現嶄新、現代的簡約風貌。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以「手造」為空間概念,
光是入口處的那片牆,
據說都花費許多時間塑造。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慢鏝兩位默契十足、幽默又可愛設計師:
陳郁君(左)與謝旻玲(右)
與她們相談幾乎笑聲從不斷。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認識到目前為主,好像一直在瞎聊
(約著早上十點半,結果我們瞎聊到十一點半才開始認真採訪,郁君笑著說:『要先熱身嘛!』)
兩位是否願意趁這次機會,來個正式自我介紹?
若沒記錯,郁君是先到義大利念書?後來因為什麼機緣認識旻玲、組成慢鏝?

郁君:「我在台灣的學歷是外文系,但高中時就想轉讀美工,可家裡認為『要讀書』,我想:『好吧!要讀書!』便非常努力讀書考上外文系,當時覺得外文能幫我『走出去』、逃離台灣制式化社會。

我從小就很叛逆,一直覺得『為什麼我們要做一樣的事情?』、或『為什麼大家要穿一樣的衣服?』所以在高中時期,經常故意做一些叛逆行為。」

郁君與旻玲為展覽活動接受媒體採訪的情景。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例如?

郁君:「例如:穿不一樣顏色的襪子。」

聽起來似乎還好?

郁君:「那個年代還比較保守啦!(大笑)

我因此被老師認定是『不受教的學生』,甚至被教官罰留校察看,進大學後,覺得世界終於自由了!我開始接觸手工藝,還跑去擺地攤賣自己的作品,期間趁放假去了一趟歐洲自助旅行、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頓時發現世界原來這麼大!當下覺得:『天啊!歐洲是我的菜!』

畢業後工作一年,發現外文相關工作確實不是我想從事的職業,便與父母商量,請他們給我兩年的時間,到歐洲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

起初先去了法國,但發現法國不是我的真愛(笑)

沒想到看了《郵差(Il Postino)》這部義大利電影,頓時愛上義大利,於是我跟另外一位朋友就這樣瘋瘋癲癲地跑去義大利,一邊讀語言學校,一邊嘗試許多不一樣的專業,例如:陶藝、雕塑……後來遇到Alchimia Contemporary Jewellery School這所當時新成立的珠寶設計學校,成為第一屆學生。」

郁君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旻玲:「郁君進入那所學校的時間,剛好是一個階段的開始。

在此以前—尤其是歐洲—網路是很慢的,但歐洲人其實就希望保持如此緩慢的生活步調,所以他們的傳統事物保存很好,與亞洲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擁有很好的教育體制作為根基,郁君前往歐洲留學時,適逢一些學校開始推廣概念式設計、以及異材質創作模式。」

郁君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郁君:「是的,而且Alchimia Contemporary Jewellery School的兩位校長很努力。還記得我是在一本普通雜誌的廣告頁看到這所學校,單純覺得有趣便跑去參觀,當時整個學校還是空蕩蕩一遍,他們正在油漆,我上前表示自己來參觀學校,他們倆人全身髒兮兮、沾滿油漆回答:

『噢!我們是校長!』

然後指著什麼都沒有的校舍一邊比劃、一邊說明:

『這邊會有桌子……那邊會放椅子……』

由於相談甚歡、產生共鳴,當場便決定要報名,後來我與兩位校長成為很好的朋友,他們告訴我,那天我一走,他們晚上立刻開香檳慶祝(大笑)

不過,我很喜歡那所學校『大家一起努力』的氣氛,因為兩位校長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把那裡辦成歐洲很棒的學校—除了技術,他們致力於推廣學生到世界各地參加展覽與活動。

在那裡待了兩年,畢業後意外獲得留校擔任助教的機會,當時只覺得:

『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因為出國前和家裡的協議是兩年,但事實上,以學習金工來說,兩年有點太短,所以後來便留下來邊擔任助教邊學習。」


郁君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之後又是什麼契機去了荷蘭?

郁君:「我在義大利待了五年,由於義大利本身的歷史文化造就整個國家的生活環境都極美,來自周遭對創作的無形影響其實很大,當時認識了現在的先生,發現荷蘭老師與學生的創作思維、模式與義大利完全不同,給了我極大衝擊,因此感到非常好奇。

先生那時住在阿姆斯特丹,我便試著申請荷蘭桑德柏格藝術學院(Sandberg Instituut),但由於學校每年不分科系、只收六位學生,我想:『交給學校決定吧!』沒想到幸運錄取入學,結婚後也繼續留在當地創作。

其實荷蘭的社會環境對從事創作的人完全是個天堂,除了政府補助方式豐富之外,最主要是對創作者沒有任何既定標籤。

大家每天早上起床、到工作室、與朋友討論互相的創作……一切那麼自然,甚至,大家都苦哈哈、必須拼命努力賺錢供給自己的創作也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無需不斷向別人解釋自己為什麼要創作。

這一點或許是我回到台灣後,感受差異較大的事情,在台灣,創作者經常必須回答自己為什麼要『創作』,解釋到後來,連自己都會對自己產生懷疑。」

旻玲:「應該說角度不同,在荷蘭,創作者是回到自己的本質,但在台灣則必須符合社會價值。」

郁君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郁君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但後來又為什麼回到台灣?如何與旻玲認識?

郁君:「最主要還是希望能陪伴家人,至於我和旻玲大約是2008、2009年開始一起創作,最初也沒想過要組團隊,只想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把好玩的事物帶回台灣,僅此而已,因為當時台灣還沒有『能夠讓創作者被看見』的平台。」

郁君與團隊成員針對即將舉辦的活動招開小會議。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旻玲的情況呢?

旻玲:「和郁君不一樣,我大學主修雕塑,雕塑前則是平面設計。當初學習平面設計的感覺有點理所當然,但接觸到雕塑後就發現世界變了,變3D了(大笑)

大學畢業後,我認識了一位旅居德國二十幾年的老師,從他教授的珠寶歷史課程開始學習,接著在他工作室待了一年學習金工,我在那裡認識郁君。

由於經歷大學四年的藝術教育,發現台灣的藝術創作教育訓練經常缺乏脈絡,『創作』和『教育』被混為一談,沒能夠有邏輯的將『創作方法』傳遞給學生,多半放任學生天馬行空、無窮無盡的創作,我自己直到快畢業才驚覺,先前理解的許多創作方法是錯誤的,當時非常震撼、突然體悟到學習創作必須有方法。

 旻玲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旻玲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所以,決定前往德國留學時,便放棄藝術學院、選擇德國技職體系的專業認證學校就讀。
(德國教育體系與台灣不同,大致分為技職和升學,不過概念與台灣的高職和高中不太一樣,可說是更細緻的培養、重視技術人才,大致的情況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解釋

在德國四年,花費近三年半在法蘭克福近郊的哈瑙國立金工學院(Staatliche Zeichenakademie Hanau)學習,這所學校擁有兩百四十幾年歷史,教學模式相當嚴謹,與補習班閉門填鴨考試的速成法不同,學生要能畢業,必須熬過一定的時間、徹底磨練自己的思維與技術。

當時學校附近什麼都沒有,所以生活重心只有眼前的作品,現在回想,大概是老天爺希望我好好待在那裡修行。」

旻玲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旻玲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郁君笑著說:「我跟她完全是大反差,我完全呈現『佛羅倫斯很美!我要去!』等一下是『阿姆斯特丹很有趣!我要去!』的狀態。」

旻玲:「我們兩個完全不一樣呀!(大笑)

德國自然也有分好壞,但若談到技術教育,德國大概當之無愧,我覺得自己滿適合在當地學習,因為他們認為不能凡事求快,而是要求好,這也是我回到台灣較難適應的一點。

 旻玲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旻玲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因為亞洲金工技術發展相對落後,近幾年中國市場由於資金充足而急速發展,但質量卻經常出問題,台灣處境則更糟一點,因缺乏資金,無法大量生產卻仍要求快速,對整個產業環境其實很不健康,所以,我們開始策展也是因為希望通過展覽、活動使不同領域的人能藉此領會其中的價值。

慢鏝邀請日本當代首飾設計師小西潤先生來台舉辦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有別於「首飾」等於「寶石」的刻板印象,
小西潤先生以刀片刨起彩色塑膠桶的表面,
藉由材料自身特性形成大小不一的彩色圓圈。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小西潤先生以彩色塑膠圈創作而成的首飾。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不過,以前沒人在做、現在卻很多人都在做的事也成為一個問題,例如:目前台灣很熱門的各種文創課程。

現在什麼空間都開課程,這其實就算一種傷害,因為台灣本身並沒有良好的教育系統或認證機構,許多人都依靠自身力量苦撐,沒人能說好不好、對不對,事實上,專業的人都清楚,要運營一間完善的工作室需要大量時間,甚至,創作者必須對每一件工具的使用方式與目的都能理解透徹才算真正專業。」

有別於一般講座形式,
慢鏝邀請海外設計師與大家一起野餐聊創作。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這麼說起來,我們似乎仍活在「全民都是設計師,全民都能搞創作」的年代?

郁君:「是的,因為大多人對創作沒有理解,對創作者也缺乏尊重,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設計師經常被壓價、設計作品經常被任意大量複製的原因之一。」

旻玲:「這也是我們在慢鏝選東西堅持不做『快的事情』的原因。

例如:我從歐洲回來後,曾在中國工作兩年,然後回到台灣教育體系擔任老師。

我發現我們的教育經常只看結果、不問過程,近兩年甚至耳聞各種:學生為參加院校聯展而找代工製作作品的現象。許多學生進入社會後,依舊對創作感到茫然,因為在學期間,沒有一件作品是自己親手創造,這樣的情況其實對產業環境也算一種傷害。」

郁君:「是的,這一點與歐洲的教育體系非常不同,大部份歐洲老師對靈感、材質、到創作,整個過程的研究、邏輯思考、以及創作啟發要求非常嚴格,若沒有任何邏輯就跳至結尾,老師是不會接受的。」

旻玲:「所以,我們希望這個領域能夠活絡起來,盡量提供『真實的感受』,好比看到一件令人感動的物件、或認識一位好老師,而不只是『珠寶→我們→戴上去→好美』這樣單一的步驟,對慢鏝來說,不複製、做台灣缺乏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同黑川雅之老師說過的一句話:

『讓我們互相刺激吧!』

2011年,慢鏝所策劃的
《黑川雅之 記憶的風景設計展
—Baroccco 藝形珍珠的旅程 當代金工展演計劃》
展覽宣傳印刷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若沒記錯,慢鏝選東西目前的位址,前身是你們的工作室,2013年左右才將一樓改為對外開放的空間?

旻玲:「是的,慢鏝選東西其實也是個演變的『過程』。

由於背後並沒有雄厚的資金,最初我們一年只能策一次展覽—這也可以聊到慢鏝與有容教育基金會的關係—2010年,我們第一次策劃《無有存貨(In Stock)》展覽,這個展覽的概念是將金工設計師的作品以非常簡陋、類似五金百貨店的空間形式呈現,因為當時台灣並沒有這樣的展覽,我們覺得很酷,便決定要做。

當時,我們邀請了七十幾位創作者、三百多件作品,其中不乏許多知名設計師,因為展覽需要資金,我們便與有容教育基金會有了初次接洽。

他們對展覽非常感興趣、甚至認真統籌會議以討論贊助可能性,但最後告訴我們答案是『NO』,原因是展覽概念太前衛,台灣人對金工的理解還未能達到那樣的層次,反而可能對金工的概念產生混淆。

因為我們已經起了頭,最後仍然以自己的方法完成《無有存貨》,但收到他們的答覆才驚覺—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並非所有人都與我們相同,因為一個環境需要時間成長。

無有存貨(In Stock)》展覽,
以簡陋的五金行陳列方式展覽七十多位金工設計師的作品。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不過,這件事情建立起我們與有容教育基金會的關係,之後才有機會共同舉辦黑川雅之老師2011年的講座、以及2012年的工作營。通過他們的力量,使黑川雅之老師為更多人帶來影響,因為許多時候,展覽最珍貴的不一定是展品,而是『那個人』,因為台灣最缺乏的就是『那個人』。

黑川老師的特別之處在於:

他認為我們不應一昧關注西方歷史,而該了解自己的文化。

他花費許多時間歸納東方美學,希望創作者能透徹理解,而不只是建議創作者閱讀設計概論之類的著作、或創造ㄧ些很酷炫的作品,他甚至認為:

創作者要先學會做人。

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同樣的話換出自任何一位設計老師之口,大家或許不屑一顧,反而需要外國友人來告訴我們,不過,這些人之所以會令人感動,是因為他們的理念都經過自己的生活實踐,這或許也是台灣文創經常看起來很矯情的原因。

 慢鏝在有容教育基金會的支持下,於2011年舉辦的講座,
黑川雅之老師於活動中親合又調皮的表現。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2012年結束黑川雅之老師的工作營,我們正在考慮接下來的計畫時,泰順街找到咖啡館的老闆說店裡正好有個小空間、問我們要不要做點什麼?剛好,我們也在考慮是否該找個固定空間,便展開為期一年的《MANO 慢鏝當代首飾物件藝廊

 慢鏝位於泰順街找到咖啡館的
《MANO 慢鏝當代首飾物件藝廊》外觀。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慢鏝位於泰順街找到咖啡的
《MANO 慢鏝當代首飾物件藝廊》內部一隅。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目前慢鏝選東西除了展覽與活動之外,平常仍然會陳列ㄧ些兩位與朋友的作品?

旻玲:「我們不希望將慢鏝選東西定義為雜貨店或交易場所,因為它同時也是展示我們自己作品的空間,希望藉此吸引有理想的創作者,一起激發不同火花,引此,慢鏝選東西並未擺設太多固定式傢具,希望整個空間是活的、可以配合不同的主題改變。

慢鏝選東西的空間會依據不同的展覽、活動調整擺設,
甚至連牆上的陳列裝置都可調整。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空間內幾乎沒有固定式傢具,
所有的陳列道具也相當機動性,
目的便是希望能迅速配合主題改變空間氛圍。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經常被放在櫥窗位置的工作檯不但具有實質功能,
遇到活動也能搖身一變成為展台或講台。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慢鏝也經常舉辦工作營,
但她們希望參加的學員能通過與講者互動、真正被啟發,
而不是簡單速成或毫無意義的複製。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前幾年我們都專注於各種展覽與活動,自己的創作幾乎停擺,回到這個空間除了距離創作場所較近、可隨時進入創作狀態之外,先前在泰順街的空間畢竟仍緊臨咖啡店,客群相對多元,為了讓顧客了解,我們盡量挑選較誇張、刺激、有衝擊感的作品,但現在回到我們自己的場所,我們希望通過『習慣』切入,因為習慣,讓作品真正進入生活、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活。

《MANO 慢鏝當代首飾物件藝廊》為給不同客群帶來刺激,
展示的作品傾向誇張、具衝擊感。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最重要的是希望回到『讓真正專業的人做自己最擅長的事』的初衷。

因為我們畢竟不是策展人,只是以創作者的角色協助大家了解創作、以打破既定印象,讓大家看到更多不同面向,所以我們仍然希望自己可以創作,因為這是我們最有價值的專業。」

位於慢鏝選東西二樓的工作室是兩位設計師日常創作的場所,
保留了較多老房子原貌,
記得初次拜訪時,
美麗的老花磚令人印象深刻。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方便請問慢鏝2016年的計劃?

旻玲:「和先前提到的一樣,希望留給自己些時間、有些產出,特別是前幾年無法做的事情,當然,仍會有其他的展覽與活動,讓這個空間繼續活絡。」

郁君:「可以透露一個有趣的活動:為配合2016年設計之都,我們邀請了一對來自丹麥的雙人組,進行一場以腳踏車為工具的行動金工創作活動。」

旻玲:「這個活動其實醞釀很久,如同前面說的,我們沒有雄厚的資金,許多想辦的活動與其硬著頭皮去做,我們更傾向慢慢地等待適合的時機再進行。」

MANO Select 慢鏝選東西。
Photo Credit:MANO 慢鏝

更多慢鏝的詳細訊息,可參考:



留言

+POPULAR